|En

赵欣艳Xinyan Zhao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学位:博士学位
性别:女
毕业院校:北京邮电大学
学历:研究生毕业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电子邮箱:

教师博客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师博客

巴纳德“组织三要素”解读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3-01-17 点击次数:

巴纳德的“组织三要素”解读与应用

赵欣艳


一、组织三要素是什么?

组织无所不在,每个人不只属于一个组织。早在80多年前,美国新泽西贝尔电话公司总裁,同时作为组织管理领域早期研究者的切斯特.巴纳德就曾指出,组织的数量可能比人的数量还要多。组织的效能大大影响社会的效能,因此巴纳德倾其一生思考和实践如何有效管理组织。

巴纳德在《经理人员的职能》(1938)一书中提出,组织是个合作系统,正式组织均包含三个要素:沟通交流体系、成员贡献意愿、共同的目的。三者缺一不可,任何缺失会导致组织的无效或解体。组织中经理人员的职能就是维持一种合作努力的体系,包括提供沟通体系、激发和维持成员努力、提出和界定目的。


 二、组织三要素缺失有何后果?

以组织三要素来解释中国流传甚广的俗语三个和尚没水吃便一目了然,这个三人组织是无效的、或者根本就没有建立起组织。因为三个和尚缺乏有效的沟通,每个成员都不愿意做出贡献,当然他们也没有建立共同的目的。

现实中大大小小的组织,虽然不会像三个和尚的情况如此极端、满足基本的喝水维持生存需求已经成了问题,但是组织低效的现象还是相当普遍的。员工抱怨老板一言堂、没有表达诉求和心声的机会,老板指责员工混日子、不敬业;公司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只是写在墙上的空洞口号,从未入心、从未践行、从未成为共同的目的;公司的战略和目标是高层的特权、向员工严格保密……凡此种种,都是缺失了组织三要素,合作努力的体系没有形成,导致组织缺乏效率(对内)和效果(对外)。

 

三、组织三要素契合有何成效?

举个例子来说明。周围人几乎都知道海底捞,或是因为吃过,或是因为2009年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的一篇文章海底捞的管理智慧,或是二者兼有,我属于后者。对海底捞感兴趣来自我的一个亲身经历。

讲授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多年,我起初使用的教学案例主要来自哈佛案例库、或是自己整理自一些书籍资料,另有一些案例来自我的管理咨询项目以及前几批学员的作业。在20094月的一次MBA课程中,学生向我提问,老师,中国有哪些管理做得好的企业?,我突然意识到这个尴尬的事实——我讲的管理标杆案例基本来自西方(如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人性化管理赢得竞争优势、宝洁公司基业长青的秘密、通用电气公司的群策群力、美孚石油的战略绩效管理奇迹等等),而问题案例基本来自国内企业(如不参加比赛也能夺冠军、如此考核、本来是个好经却被歪嘴和尚念歪了、企业不是家等等)。面对学生的问题,我一时语塞,也有些难过。幸好后来及时看到了上述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的那篇文章、幸好我去海底捞的第一次体验确如文章所言,我立即着手制作了海底捞的案例、有效管理的案例,并纳入了后续我讲授的每一门课程中。而且,自那以后,很欣喜地看到,在我的管理案例积累中,中国企业的标杆案例在陆续增加。

回到组织三要素。海底捞经营做得好、管理做得好,是不是符合组织三要素呢?答案是肯定的。

1.        从沟通体系看,它推行平等的文化,员工与张勇、与店长和领班的沟通不存在等级障碍,而店长的考核指标只有两项:员工满意度和客户满意度。

2.        从成员贡献意愿看,海底捞有着令顾客吃惊又感动的主动服务和贴心服务、员工一上班就停不下来,甚至员工给父母打电话时老人会反复嘱咐他们好好干,不然对不起张大哥,因为从没走出过大山的父母正定期收到海底捞给发的工资。

3.        从共同的目的看,海底捞公司上下人人认同并期待双手改变命运,高中毕业生可以做到大区经理,一线服务员可以做到分公司总经理、成为公司股东。

因此,海底捞这样的企业,是真正建立起了合作努力的系统,发挥了组织的整体战斗力。

 

四、组织三要素怎么用?

组织三要素是一个组织管理理论,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组织管理工具。它简单但不失系统性,它是通俗的又是深刻的,虽然距离它被提出已经80余年,但历久弥新、发人深省。现实中的管理者们,不妨读读巴纳德的《经理人员的职能》,结合自己的组织管理实践,品味下这个组织三要素。最后,送给大家一个有用的组织三问,可以定期拿出来自问,进而查漏补缺,希望可以帮到您和您的组织。

 

有用的组织三问

1.          我们的组织是否建立了顺畅的沟通体系?(“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2.          我们的成员是否具备持续贡献的意愿?(“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3.          我们全体成员是否拥有共同的目的?(“上下同欲者胜”)

(2020.3.28发表于公众号“三维行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