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迅博(教授)
+
- 曾获荣誉:
中国光学学会技术发明二等奖;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中国发明学会创新创业奖一等奖;
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华为火花奖;
教育部优秀成果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 电子邮箱:
- 所在单位:电子工程学院
- 学历:研究生毕业
- 办公地点:新科研楼416
- 性别:男
- 学位:博士学位
- 在职信息:在职
- 毕业院校:北京邮电大学
- 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 所属院系:电子工程学院
- 招生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
- 通讯/办公地址:
- 邮箱:
访问量:
开通时间:..
最后更新时间:..
于迅博,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液晶与显示》期刊青年编委(2024年度优秀编委)、全国电子显示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入选北京市科协托举人才,1551托举人才。另外兼任OSA 和IEEE 多家国际期刊审稿人。
近年来主要从事新型显示、空间信息获取和智能信息处理与传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GF创新特区项目和工信部高质量专项课题等。以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在Light: Science Applications(IF:20.6)、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IF:7.8)、Advanced Science(IF:14.9)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其中2篇ESI高被引论文(前1%)。在《光学学报》、《中国激光》、《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液晶与显示》等中文期刊发表论文,其中3篇中国知网高影响力论文,2篇封面论文,4篇邀请论文。在AOPC、ICDT 等国际会议做特邀报告12次,获ICDT杰出论文奖。第一作者主编专著《3D显示技术及其优化方法》。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光学学会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科技奖项。
注重科研与应用相结合,主持三维显示校企联合实验室(历年评估结果均为优秀),转让发明专利8项,实施许可发明专利7项,制定三维光场显示行业团体标准两项。研制的三维光场显示设备用于重现“圆明园海晏堂的昔日盛况3D实景”,为重点文物的沉浸式交互提供切实解决方案,被评价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打开了通往圆明园的任意门。相关成果获得华为火花奖(排1)、探元计划2023TOP20创新技术应用大奖(排1)、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排1)和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排1)等产业界奖项。
主讲本科生课程3门,研究生课程2门,坚持科教融合,科研反哺教学。注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指导博士生参加2024年度“全国光学与光学工程博士生学术联赛”获特等奖,本人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坚持产学研结合,主讲双创课程《全息3D技术与创业实践》,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北京赛区一等奖2次,全国银奖1次、全国铜奖1次。本人两次获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坚持以创促教、以创促改,主持创新创业教育与三维显示技术教学融合研究的教改项目,用实践反哺课堂。主编《3D显示原理》教材,发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教改论文;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北邮教学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