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鸿雁(副教授)
+
- 曾获荣誉:
2016当选:2016年指导研究生杨霖霏团队进入全国第三届SDN大赛总决赛,获得三等奖;
2015当选:2015年指导研究生赖巍获的全国第二届SDN应用创新大赛三等奖;
2010当选:2010年7月指导吴非同学《下一代网络路由优化算法研究及仿真》获得北京邮电大学2008届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
2009当选:2009年7月指导郑强同学《基于TD-SCDMA和GSM系统的直放站干扰问题研究》获得北京邮电大学2009届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
2014当选:2014年指导国际数学建模竞赛MCM获得二等奖;
2010当选:2010年获得北京邮电大学部门级工会积极分子称号;
2016当选:2016年江苏省 “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C类;
2016当选:2016年教育部“春晖杯”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
2017当选:2017年11月获得北京高校创新创业高等教育师资资格认证项目结业证书 - 所在单位: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学历:研究生毕业
- 性别:女
- 学位:博士学位
- 在职信息:在职
- 所属院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移动电话:15117939515
- 邮箱:cuihy@bupt.edu.cn
访问量:
开通时间:..
最后更新时间:..
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导师,美国麻省理工(MIT)访问学者,IEEE 高级会员,CCF会员,ComSoc会员,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智慧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2006年获北京邮电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澳大利亚CSIRO访问学者,担任国际顶尖会议IEEE ICC 2015、Globecom 2015、GWS 2013、WPMC 2014、 GWS 2014国际会议分会主席,IEEE UV 2016国际会议出版主席,IEEE UV 2016 TPC Chair。
担任IEEE WPMC 2014 、ICCC 2015、ICC 2016、Bigdata 2015 、Globecom 2016 技术委员会成员;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通信领域最高级别期刊JSAC特刊、Chaos、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通信学报、北京邮电大学学报、Globecom、ICC、IEEE WCNC等学术期刊和会议的审稿人。
在国内/国际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刊源共10篇,其中1篇1区,1篇2区SCI论文,影响因子分别为2.188和2.708,1篇论文2012年获得信通院前十名优秀论文奖,1篇论文2018年入选信通院他引数大于10的高引用论文,1篇论文获得2018年信通院高影响因子论文;Ei检索49篇。第一作者主编著作4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专利11项,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证书5项。曾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项目、工信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及企业合作项目,多项在研。培养本科学生近80名,指导硕士研究生近70名,指导博士研究生6名。实验室与MIT、哈佛、康奈尔大学、CSIRO等著名高校研究机构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可提供海外短期科研及联合培养机会。
研究方向:大数据可视化、机器学习、未来网络感知资源管理、人工智能、智慧城市、云计算、数据中心、区块链方面。
建设了以下实验室平台和网络环境。
1)负责搭建实验室的大数据云分析平台:基于Hadoop和Spark实现了两套云计算平台。
2)负责组织未来网络(南京)试验床中用户行为分析服务网络的建设。
3)负责北邮SDN网络创新环境中教三楼汇接部分平台建设。
4)负责搭建10G网络实时业务分析平台。该系统源于主持的863项目,该项目成果已在多家单位产业化应用。
5)搭建OpenStack数据中心,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具有丰富的会议组织经验:组织过大型学术会议:包括400多人的学术讲座,和央广网组织的人工智能及物联网大会,与MIT伙伴组织的智慧医疗学术研讨会。
科研成果:
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共计2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包括:国家863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2项、国家973项目3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省部级项目3项;企业项目7项;重点实验室项目4项。
l 国家级项目8项
(1)主持完成国家863重大项目“高可信网络业务管控系统” (编号:2009AA01A346,2010.9-2012.10)
(2)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网络业务特征的用户行为及虚拟映射技术研究”(编号:F010201,61201153)2013.1-2015.12
(3) 作为第三主研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群集行为新模型的建立及其相关应用研究”(编号:60805043)2008.12-2010.12
(4)作为第二主研人参与国家级工信部科技重大专项“新型宽带移动IP承载网架构研究、关键技术研发与试验验证”(编号:2010ZX03004-002)2010.1-2014.12
(5)作为主研人参与国家工信部重大专项“复杂环境和机动应用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开发与示范应用”(编号:2009ZX03005-002-02)2009.12-2014.03
(6)作为第四主研人参与国家十二五973计划“未来互联网网络科学模型”(编号:2012CB315805)2012-2017
(7)作为第二主研人参与国家十五973计划“IP网可测可控可管的结构、模型与实验验证”(编号:2007CB310701)2008.4-2008.12
(8)作为第四主研人参与国家十五973计划“IP网可测可控可管的结构、模型与实验验证-后三年”(编号:2007CB310701)2010.4-2011.6
l 省部级项目3项
(1)作为负责人主持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未来网络前瞻性研究“网络服务行为智能分析能力研究及实验”(编号:BY2013095-2-16)2014.1-2015.12
(2)主持完成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异构网络下可重配置的联合切换策略研究”(编号:20070013013)2008.1-2010.12
(3)主持进行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基金—2015 项目“基于人工智能精准定位与数据授权安全关键技术研究”(编号:MCM20170306) 2018.11至今仍在进行中
l 企业项目7项
(1)企事业单位纵向委托项目“智能城市技术与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编号:2012-ZD-6-1-2)2012. 9-2013.12
(2)作为负责人主持赛尔网络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项目“基于SDN管控的IPv6数据中心流量安全保护”(编号:A2018087 )2018.1-2020.1
(3)主持完成江苏科技大学委托项目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边界及策略研究” (编号:A2017121)2017.9-2018.8
(4)主持无锡中盛委托项目:“区域心电数据分析”。(编号:S2017030)2017-05-10至今仍在进行中
(5)CCF-启明星辰“鸿雁”科研资助计划项目负责人:“基于SDN的云环境第三方业务请求审计系统”,(编号:S2016111)2016.07-2017.07
(6)开放式移动终端Widget开发平台(编号:A073-2009140)2009.7
(7)主持完成华为基金项目 “可重配置的未来异系统多参数评估联合切换方案”(项目编号:A036-2007092)2007.7-2008.10
l 重点实验室项目4项
(1)作为负责人主持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用户移动轨迹的语义画像及模型研究”(编号:NST20160103) 2016.1-2018.12
(2)作为主研人参与基地自主科研项目“面向服务资源智能调度的未来网络体系结构研究”(编号:NST20140104)2014.4-2015.4
(3)校级人才项目—北京邮电大学青年科研创新计划专项,作为负责人主持“互联网数据特征与用户行为研究”2011.9-2011.12
(4)主持完成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基于跨层预测模型的新型层次化网络路由技术研究”(编号:2009RC0124) 2009.12—2011.12
论文成果:
在Google学术上,2014年10月统计的结果,我有15篇引用次数达到10以上的高引用率的论文,成果的总引用数为456。(http://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xY3qtKEAAAAJ)
部分列表如下:
1)2012年发表在SCI一区Chaos期刊(IF:2.188)的论文“The Architecture of Dynamic Reservoir in the Echo State Network”(SCI: 000309427500027),被引用17次,其中一篇优秀引用为高被引论文,引用次数达106次,其中一篇优秀引用发表在大类1区(IF:7.982),一篇发表在大类2区(IF:3.241);
2) 2014年发表在SCI二区Neural Networks期刊(IF:2.708)的论文“Effect of Hybrid Circle Reservoir Injected with Wavelet-neurons on Performance of Echo State Network”(SCI: 000340319400014),被引用14次,其中一篇优秀引用发表在大类1区(IF:8.803),三篇发表在大类2区;
3) 2013年发表在IEEE ICC 2013 Workshops Proceedings的EI论文“A Novel Method of Virtual Network Embedding Based on Topology Convergence-Degree”(EI: 20135217147305),被引用10次,其中一篇优秀引用发表在大类2区(IF:3.314);
4) 2013年发表在2015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 Workshop(ICCW 2015)的EI论文“Modelling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mobile radio networks” (EI: 20154801611022),被引用2次,其中一篇优秀引用发表在大类1区(IF: 11.071),一篇发表在大类2区(IF:3.826);
5) 2009年发表在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的EI论文“A fuzzy modeling based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strategy in service grid”(EI: 20095012535323),被引用3次,其中一篇优秀引用发表在大类2区(IF:3.050);
6) 2012年发表在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Networking (ICOIN 2012)的EI论文“Fuzzy Controlling Window for 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EI: 20121915012233),被引用6次;
7) 2009年发表在IEEE ICCTA '09的EI论文“Spectrum-aware cluster-based routing protocol for multiple-hop cognitive wireless network,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EI: 20100412657518),被引用6次;
8) 2014年发表在SCI四区 IET Communications期刊(IF: 0.742)的论文“Cluster Validity Index for Adaptive Clustering Algorithms”(SCI:000341647300004) ,被引用4次;
9) 2012年发表在SCI四区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C期刊(IF: 0.297)的论文“Modeling Deterministic echo state network with loop reservoir”( SCI: 000308441900005),被引用5次;
10)2013年发表在SCI四区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C期刊(IF: 0.297)的论文“A Virtual Network Mapping Algorithm based on Integer Programming”( SCI: 000328364300001),被引用5次;
11)2009年发表在ICT 2014的EI论文“Dynamic Sleeping Algorithm of Base Station Based on Spatial Features”( EI: 20143017978862),被引用4次;
12)2013年发表在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2013的EI论文“Multidimensional Game Theory 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Scheme for Network Virtualization”( EI: 20132416422366),被引用4次。
下图的成果引用率显示我们学术成果每年的引用数量,尤其近三年的每年的引用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说明我们成果的水平在不断提升,在学术界已经产生相当影响。